在线投稿系统
联系人信息
全部杂志分类

浅谈讲授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收录时间:2022-09-19 浏览量:725次

毋庸讳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新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在当下的课堂上,如果教师单纯用讲授法,没有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索或合作谈论,就会被认为是一堂不成功,不可取的,没有价值的课,就会认为这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都“OUT”了。自此,原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讲授法”被无情地打入“冷宫”,无人问津。教师们在设计教案时,也会有意“避讳”讲授法的应用,似乎只有在课堂上用了类似探究、合作的方法,课堂就立马有了新意似得。即便实际上是用了讲授法,也会为它“粉墨”一番,让他经过改头换面而看起来是有新意的。

难道讲授法不好吗?那为何从古沿用至今?难道讲授法一点用处都没有吗?那又为何现在多数教师都在“穿新鞋走旧路”?不可否认,新一轮课改带来了新思想,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格局,新成效。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的教学应用探究法、合作教学等都不适合,运用传统的讲授法反而事半功倍。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很多的基本概念、原理知识等。更何况,在笔者看来,那些探究法、合作法等的应用,最先受益的常常是优等生,之后才是中等生,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尽情的展示自我,发挥自主性,活跃思维,提高能力。那么那些待进生呢?他们往往沦为“陪衬”,“听众”,很难通过自主思考获得新知,更不用说能力的提高。

因此,初中数学课堂上,一些必须了解而且无法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获得知识时,就必须要用讲授法,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让学生都能乐于接受才行。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讲授法的改革应用,以期能为其正名,扬长避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加强讲授法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最让老师头疼的就是:你在台上声嘶力竭讲,他们在台下窃窃私语地讲;你停下来,他们也停下来,你让他们讲,他们却又变成了“闷葫芦”;或者是你在台上讲,他们在台下鸦雀无声,昏昏欲睡,毫无反应。出现在这样的状况,学生自身自制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原因有,但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讲授法的“魅力”不够,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自控能力亟待加强,而且对于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也大多浅薄。因此,在课堂上很容易出现开小差,交头接耳,贪玩的情况。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讲授法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学习质量。如,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讲授中,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生活现象和问题的方式,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价值认同感;语言是讲授中必不可少的,在授课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一个演讲的高手。

二、加强讲授法的灵活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单元,它都拥有自己不同的重点,难点和侧重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因为接受能力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学习质量。而此时,灵活性更强的讲授法的优势也就更加的凸显了。首先,在授课前,需要教师提前进行“备课”,充分了解此章节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其次,在授课时,在重难点上进行细致、深入的解释,分析和讲解,对于易错点,要着重指导并强化记忆;最后,在授课后,应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解题情况,对于一些掌握不是非常好的内容进行分别的指导,给予待进生必要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集体化的讲授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分层的差异化教学,缩短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使班级的数学成绩得到整体的提高。

如“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不仅难度大,而且抽象性很强,但又十分重要。需要教师发挥讲授法的灵活性,提高教学质量。各种消元方法的应用不同,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难度比较小,在讲授时可以适当简化,而设置参数法和换元法的难度比较大,过程复杂,则需要在讲授时重点讲解,确保学生能熟悉掌握。再者图像法在学生今后的学习解题中会经常用到,更要作为重点内容讲解,要求每一位学生都理解并吸收。

三、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弥补,优化讲授的不足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然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是讲授法的短板,在教学中,教师要懂得扬长避短。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重点加强各种数学思想的讲授,并在此基础之上,设置更多的学生实践活动,弥补并优化讲授法的不足,让学生在自主动手实践的情况下,弄清,弄懂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提高学以致用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和总结的方法。比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性质时,可以安排学生动手剪出等腰三角形,通过对折来发现其轴对称性质,教师适当在互动中进行激疑,继而进一步发现其“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这样便能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必将起到事半功倍是效果。

总之,虽然新的教学方法盛行,但是讲授法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充分发挥讲授法的优势,同时弥补讲授法在训练学生实践能力上的不足,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单伟娟,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讲授法”[J],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2011年09期.

[2]童玲,简析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学课程资源,2008年02期.

[3]吴汝萍.在生活中凸现数学的趣味性与价值观[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01期.

服务时间:7X24小时专线 热线电话: 服务邮箱:zczl0008@163.com
版权所有©2009- 2023  版权: 工信部备案:
特别声明:本站主要从事学术期刊咨询服务,非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下架或删除。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