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系统
联系人信息
全部杂志分类

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者: 收录时间:2022-10-09 浏览量:757次

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应注重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塑造学生的化学实验精神,指导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本文将从融合先进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策略;组织学生做好课外实验活动等三个方面来举例探索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融合先进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提升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钻研高中化学教程和化学知识,熟悉化学思想方法和化学精神。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恪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原则,采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结合情景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与精讲多练模式来解析化学实验流程,做好引导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灵活应用化学概念知识,并运用化学实验来检验化学理论是否成立,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究精神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必修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学习氯气的性质,小结氯气与氧气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同时对氯气的特性提出一个假设,氯气能否与水反应,接着让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根据实验方案,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细化实验步骤,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步实验步骤,让学生明白:验证氯气能否与水反应,可以通过两个实验来检验。第一个实验是将干燥的氯气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中,观察红纸条是否变色,若红纸条没有变色,说明氯气与红纸条不反应。第二个实验是将干燥的氯气通过盛有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中,若湿润的红纸条变色了,说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得到了新的物质,新的物质让红纸条褪色。最后,用清晰的课件为学生展示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 +H2O=HCl+HClO,全面加强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也可以紧密结合精讲多练教学法,为学生演示金属钠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先取出一小块金属钠,擦掉表面的煤油,接着刮去表面的氧化层,将其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同时滴入几滴酚酞,让学生认真观察此时的现象,看这一小块金属钠先浮在水面上,然后迅速融化成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在水面上来回游动,嘶嘶作响,最后又消失在水中,溶液变红。演示完该项实验以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银白色小球为什么能够在水中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等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其根本原因是钠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以后会产生氢气,化学方程式写作:2Na+2H2O=2NaOH+H₂↑。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是因为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形成敏锐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巧记化学方程式。

2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策略

提高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教师理应耐心指导学生活用化学知识,熟练掌握实验策略,并积极探索新的实验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在解析《从实验学化学》这一章知识时,充分汲取《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两节课程资源,指导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萃取和分离等实验策略,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入化学实验室,为学生建立合作实验小组,让学生练习做分离氧化铜的粉末和铜粉的实验。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先取出适量的氧化铜和铜粉的混合物置入试管中,接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将其过滤,洗涤滤渣,再进行干燥,就可以分离出铜粉。然后为滤液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将其过滤,洗涤滤渣,再进行灼烧,此时就可以分离出氧化铜粉。初步讲完实验流程以后,就可以让小组合作完成该项实验。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该项实验的同时应该让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最后,教师可以用投影仪为学生展示分离氧化铜的粉末和铜粉的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2+H2O ,CuCl2+2NaOH=Cu(OH)2+2NaCl, Cu(OH)2=CuO+H2O。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新的实验方法,运用各种启发式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提问学生“为氧化铜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和铁粉能否分离氧化铜粉末和铜粉?”,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组织学生做好课外实验活动

教师应该做好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延伸工作,为学生布置各种有趣的实验课题,组织学生合作完成课外实验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章知识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硅制作人造水晶、发卡、玻璃和肥皂,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实践经验。或者让学生分组探索金属钠的保存方法,用乙醇酿酒,研究消毒装置和漂白粉的制作方法,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快乐学习化学。

结束语: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必须改变。否则,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追求教学过程的优质化、教学原则的科学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化、教学评估的规范化;有针对性的对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进行探究,提出实验教学改革策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结合情景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与精讲多练模式细化化学实验步骤;带领学生进入化学实验室,指导学生灵活掌握实验策略,做好实验记录与总结;组织学生做好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研精神,全面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芹.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J].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12(11)

[2]熊士荣,肖小明.对高中化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认识[J].高中化学教学实践,2012(12)

[3]李兰芳,刘淑丽.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小学教育,2013(12)

[4]肖小明.浅谈对高中化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认识[J].化学教学实践,2012(10)

服务时间:7X24小时专线 热线电话: 服务邮箱:zczl0008@163.com
版权所有©2009- 2023  版权: 工信部备案:
特别声明:本站主要从事学术期刊咨询服务,非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下架或删除。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