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制造环境 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市场结构 逐渐被细分化,许多顾客转向强调个性的定制化 。制造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向以产品创新为中心。支持新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研究理论
团队基础组织理论(team-based organization)就是研究建立在团队基础上的组织。从现实要求来看 ,环境的快速变化和知识经济的带来,要求组织有快速反应能力 、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组织形式上的最大要求是组织机构的扁平化 、组织运行方式的合作化和虚拟化 ,这一切要求彻底改变传统 组织层次化的组织机构 、内部化和实体化的运作模式 。
团队基础组织理论也是支持新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制造商建立包括供应商在内的新产品开发团队 。团队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就是以制造商为核心 ,组建包括供应商在内的新产品开发团队 ,在最短的时间周期内 、以最小的开发成本 和产品成本及较优的产品质量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提高制造商和供应商核心竞争能力,使新产品开发团队的收益最大化 。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内部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 ,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
随着企业越来越注重与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核心业务的开拓,从外部获取资源 ,通过新产品开发以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已势在必然。支持新产品开发的供应商管理是基于集成化供应链而展开 ,制造商以供应链节点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利用各节点 企业互补的核心能力组建新产品开发团队,实现新产品开发团队成员之间多赢 。
基于风险共担的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协同研制, 改变了以往的供应商合作方式, 协同成为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核心理念。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一方面, 制造商研发投入成本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 供应商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企业间合作范围逐渐扩大, 与供应商建立风险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产品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发展战略。这种研制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供应商, 缩短研制周期; 另一方面, 可以分担产品研制过程中的风险, 供应商的地位由原来的供货商转变为风险合作伙伴, 与制造商共担风险, 共享利润。
必须按照项目的特点,立项目物料的分类方法,以跨职能团队小组的形式,建立灵活的供应商管理策略。把物料分类作为项目产品技术展开的一部分,由设计、制造、质量、采购中心组成的小组集体评价形成结果,进行物料分类。把D-BOM作为开发采购供应链的技术依据。物料分类可以按照项目零件的重要性和市场可获得性二维度来进行分类,把采购和项目资源放在抓关键、重要的零件上。根据对零件的分类,面对不同的过程,相应地将采用不同的供应商管理策略,以达到质量和成本的最优化。
1、项目采购人员的配置
采购人员按照项目的特点和自身的技术背景,参与项目新产品开发的物料采购过程,包括从项目启动到项目完成,定期参与项目小组的日常会议和阶段评审会议。
2、 组建跨职能采购联合,充分授权项目团队人员负责采购
关键零件供应商和重要的技术类零件需采用跨职能团队联合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采购人员组织,项目经理主导的评估方式。
普通类零件直接由项目采购人员负责。目前这类物料类零件大部分是标准件,选择此类供应商可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从市场或目录公司直接购买。
3、 订单管理,物料的落实责任和订单管理实务分开
对于战略类和技术类零件,把物料的落实责任交给了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员。但具体订单实行情况,如订单跟进和监督供应商订单完成方面,仍由采购人员执行。
4、 建立供应商早期介入新产品开发过程
为保证质量和降低开发成本,战略类、技术类零件的供应商将直接参与到零部件开发设计流程中来,供应商参与开发的程度视其所负责零部件的重要性程度来决定,通常,开发难度大、质量不容易控制的零部件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的程度越高。
一般来说,研发所需的物料多为订制生产。其采购管理的特点是物料的种类繁多、数量少、物料的结构复杂。
针对单件小批采购管理的特点,采购工作的重点首先放在了满足质量要求和准时交货率上来。具体做法和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零件标准化且单一采购,尽可能采用唯一材料供应商。
零部件标准化,增加零部件的通用性化可以使单件小批为相对批量,从而增加供应商的订单。
2、 应用计算机系统工具,建立质量信息系统,突破传统采购管理流程,实现联合采购小组采购。
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把采购过程的业务和管理进行了相对的分工,由采购部负责 采购管理工作,各分系统负责具体的采购业务工作。这是采购管理业务流程新的突破。
3、 强化采购技术活动,加强供应商订单完成的监督和指导,提高联合采购小组采购质量。
在采购准备过程阶段,由联合采购小组根据采购物料的技术要素要求,以及可能的客户指导意见,组织营销、质量、技术等相关人员进行事前培训,确定达到采购物料技术要求的供应商质量水平、信誉、采购价格范围、交货期等,然后通知供应商进行报价。
目前,大量的中国企业已经将研发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中国经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已是大势所趋。面对机遇与挑战,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逐步形成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体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项目研发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产品开发工作,而且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甚至更多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