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选择优秀项目经理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一个能完成管理任务,令项目经理指挥灵便、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即项目经理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进
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好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的变化,形成组织力,使组织系统正常运转,产生集体思想和集体意识,完成项目部管理任务。组织系统能否正常运转,首先要看项目部领导核心,也就是项目经理。选择什么人担任项目经理,看施工项目的需要,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素质的人才。
二、联系实际,编制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
要管好一个施工项目首先要编制一个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首先,实施方案必须满足承包商和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合同具有法律性约束,双方必须遵守,不遵守就意味着违法。合同是编制实施方案的主要依据和纲领,承包商应尽的义务及责任在实施方案中必须体现出来。其次,实施方案必须联系实际。
一是联系自己企业的实际,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把人员、机械、材料等优化配置,减少浪费。
二是联系施工现场的实际,如地理、地貌、气候、道路、地方材料、运输能力、风俗民情等。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避开不利的条件,对项目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都要考虑进去。尤其在工期安排上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不利的因素以及不可预见的因素都要有周全的考虑。
三是联系社会实际,现在是市场经济,从工程开工到竣工一般要跨一至几个年度,施工期比较长,市场的变因很多,尤其是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化无常。这些因素在实施方案中必须有所考虑。
三、制定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项目
企业的管理制度就是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方法,是企业内部的法,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是搞好企业的最重要前提之一。施工项目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施工项目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就等于没有管理。因此,项目部要结合项目实际,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如材料采购、保管、验收、出库、消耗制度,劳动报酬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规定,安全、质量管理办法,验工计价办法,合同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等。将施工项目全方位纳入正规化、制度化管理,能有效保证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
四、注重人的管理,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出来的。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是从人本主义出发,从人的角度出发来对人进行激励。路桥施工项目长期在野外作业,这样的行业特点要求项目部的凝聚力特别强。因此,路桥施工项目特别需要注重人的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从员工的需要出发,重视员工的问题,给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建立一套健全合理的人性化激励机制。
一是完善的福利制度。福利是企业在工资以外以货币或非货币形式间接或直接支付给员工的物资补偿和待遇。良好的福利待遇会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的满意感和忠诚度,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为企业节约大量
的因离职而带来的高成本。
二是公平合理的薪酬及嘉奖制度。奖酬要与绩效挂钩,要建立一套客观的绩效考评系统,让员工知道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激励员工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最好,在工作中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娱乐环境。
1.加强后勤管理,关心员工疾苦,消除后顾之忧,使员工处处感到企业大
家庭的温暖。
2.深入开展建“家”活动,增强企业员工主人翁责任感,让所有的员工时刻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大家庭中的一员。
3.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良好的生活和文化环境,可为施工项目管理机制的运行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突出重点,加强关键点的控制
(一)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是项目的生命。在施工中,应注重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预防为主,对质量实行超前控制,在组织形式和职能上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不同专业性质和管理职能,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每个部门层次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同时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以及施工条件和要求,分别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及验收,保证每一个项目和每个关键工序控制点的质量。
(二)强化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正成为施工项目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标志和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它能够体现施工项目管理本质特征,能够反映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能够提供衡量施工项目管理绩效的客观尺码。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约束下进行。
二是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三是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己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现象采取应对措施。
四是单位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及管理费计算出该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施工控制预算比较,查找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五是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三)强化安全管理
施工中,项目部应处处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根据安全管理制度和分工,项目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划分安全责任区,坚持上岗前安全教育,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后总结安全生产情况,同时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加强防范,保证高空、水上作业安全,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