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学。信息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教育时空、方式等方面的局限,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根深蒂固,高职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信息化教学成了各高职院校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1学习模式被动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知识传授,在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只要把老师讲的内容理解、掌握就可以了,很少会有机会让学生去思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仅以教师主观导入为主,将知识单方面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书本或老师传授的知识;另一方面,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许多知识如果只靠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传授,学生对于书本上抽象、生涩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就会产生很大的困难,从而会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创新意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达不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他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缺乏创造性。
1.2信息传递方式单一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都是一本书、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来贯穿整个课堂,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普及,现在的教师大都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教学所用的课件一般是教材配套的光盘,或者是自己设计制作的课件。就配套课件来说,无法体现出每个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基本上都不能直接在课堂上使用,还需进行后期制作。而有的教师自己设计制作的课件由于受到自身技术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对多媒体的应用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有的甚至只是将原有的黑板上的板书转换成了PPT课件,或者只是将文字、图像、声音进行简单的添加,这种由粉笔板书转换成的电子板书的教学形式,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导致学生来不及看板书记笔记,从而对课程失去学习兴趣。
1.3评价内容和方式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对应知知识的考核而忽视了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评价,通常以一张考试卷加上平时成绩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授,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有的学生平时上课根本不听,什么也不会,但是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靠背题库搞突击也能考出好分数,这样培养的学生往往都是高分低能,不符合当前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再加上由于扩招导致的学生整体素质的下滑,急需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先后展开了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2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2.1信息化教学的特征
信息化教学重在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应更加丰富和具有时代性,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信息化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教学理念现代化。要实施信息化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通过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树立起现代化的教学观。在信息化课堂中进行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围绕教学主题,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开展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参与信息化教学的学生也要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通过网络、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2)教学内容数字化。在信息化环境下,数字化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被教师、学生们接受和传播,各种网络课程、电子书、电子教案、在线题库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教学内容的数字化,不仅提高了知识的存储量和传播的速度,更提高了教学内容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数字化的内容直接进行处理和应用。
(3)教学过程交互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网络等信息手段在课内外进行更多的交流互动,监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4)学习方式个性化。高职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学更应该体现学习的个性化。而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应用普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信息手段对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源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他们可根据学习进程、知识结构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2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存在欠缺
有些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理解有些偏颇,他们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利用电脑播放视频、剪辑照片等进行的一些教学手段。还有一些教师过分夸大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作用,把一些并不适合利用多媒体、视频等手段进行教学的内容和环节生搬硬套上信息化,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这违背了信息化教学的初衷,既浪费了教学资源也使学生不能真正地掌握教学内容。
(2)信息化教学资源缺乏协调机制
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信息化教学将会带来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但是在现有的高校体制下,一方面,各学校之间、学校内部都要考虑自己的办学经济利益,在信息资源开发上往往是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和合作,资源的重复开发建设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教师制作的资源虽能满足教学实际需要,但制作不够规范,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不便于查询和引用,难成规模,难以共享。
(3)师资信息化水平不高
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者,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信息化教学对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信息化能力,具备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筛选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还要具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才能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对课程进行系统化教学设计,创设合理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学习活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师的资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些新的要求,师资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和能力整体偏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
2.3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对策
针对在高职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
在思想上提高对学校推进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用信息化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活动,推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和谐统一[2]。
(2)加强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既然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性工作,那么资源建设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要以学科权威教材的目录为依据,以学科知识点为中心组织资源,按照知识要点进行资源分类,形成与教材相匹配的资源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查找资源的工作量;二要建设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针对性的资源,既要考虑到所建设的资源是否有助于教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也要考虑该资源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学习兴趣的维持是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三要规范资源开发行为,加强资源数据的通用性,采取分步建设、共享使用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
(3)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队伍是推进信息化教学的主体,作为新时代的高职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坚持学习,不仅要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手段,更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势在必行。通过相关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国家、学生、教师职业的积极意义,通过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来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执教能力。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在信息化的教学情境中使用信息化学习资源,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2],打造个性化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只有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才能推动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艳红.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江苏:江苏师范大学,2012.
[2]黄锦敬.论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模式、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NO.10:163-165
基金项目:2016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社科教研一般项目(NJCC-2015-YB-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