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作为党的助手、青年先锋队的共青团,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带领青年建设新世纪的历史重任。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努力继承20世纪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大胆探索共青团工作跨世纪的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一、关于共青团工作的继承
(一)要坚持教育引导青年。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事业的征程中,共青团应当更好地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及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担负起团结教育青年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坚持教育引导青年。要突出团的特点,贴近青年实际,认真履行工作职能,教育引导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提高素质,使青年一代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要坚持帮助青年树立现阶段的全民族共同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要积极引导青年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国情,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帮助青年把崇高的理想同现实的努力结合起来,努力为实现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二)要坚持服务带领青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要更好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光荣任务,引导广大青年遵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要求健康成长,就必须坚持服务青年,团结带领青年,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实现工作目标。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服务带领青年,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加强共青团工作最根本的途径,只有竭诚为青年服务,团组织才能更广泛地联系吸引青年,团结影响青年,团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才能获得稳定的群众基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青年利益需求的日趋丰富和多样,尤为需要加大服务青年的工作力度,把为青年服务作为加强团的建设的突破口,以服务促建设,以服务求活跃,使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得到扩大与加强。
(三)要坚持服务于青年的成长成才。青年的健康成长,青年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施展才华,是党的要求,是青年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共青团组织的根本任务。共青团要把着一任务落到实处,就要自觉服务于青年的成长成才,最重要的是为青年的根本利益提供具体、有形的帮助。共青团要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服务,就必须从大处着眼,实处着手,把服务青年的大目标落实到位青年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上,从具体事情抓起,千方百计地为青年的成长成才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团组织才能成为青年的贴心人,充分发挥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才能实现共青团工作的目的,使共青团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
二、关于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一)工作思路的创新。良好的工作思路是搞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思路清晰,能促使共青团工作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并能整合团的工作的资源,使共青团工作的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对每一项团的活动和每一个时期的共青团工作,我们都必须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使团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这一思路顺利得以实现。创新工作思路必须按照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在服务大局的前提下开始进行,要正确处理好“三服务”的关系,既要考虑党政所需,社会所急,更要考虑青年所求。再次,必须在服务大局和服务社会中实现服务青年的成长成才。近几年,我们制定了“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培育精品,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了新的业绩。事实证明,创新工作思路,是团的工作迎接挑战,客服困难,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胜利的前提和保障。
(二)工作内容的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主题是共青团工作实现工作职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根本。创新工作内容就是要在知识不断更新,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使团的活动和工作主题更加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更好地适应青年的需要。我们要努力做到现在青年思想教育方向上更加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信息化以及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的特点,在建功立业方面要围绕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开展活动,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创新精神,造成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总任务加以具体化。
(三)工作手段的创新。创新工作方式必须正视经济发生根本性转变给国家资源的配置方式、政府职能的行驶、企业的经营机制、社会的分配和保障制度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对广大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伦理操守、文化心态、行为模式等发生的深刻影响;对共青团组织的思想认识、管理制度、工作机制等提出的现实挑战。还必须对以前的运行方式进行冷静的思考和辩证的分析,继承其合理的部分,克服其不合理的东西,更必须对这场变革所引发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趋势进行超前性展望与预测。因此,我们的工作方式通过创新更加开放、灵活、新颖。主要是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工作方式,注意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要更多地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服务和引导青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青年迎接时代挑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