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时间越长,执政者越要警惕和清除自身的腐败。这是人类政权更迭史的重要启示。 从世界范围看,迄今为止的共产党政权,有谁成功跳出了毛泽东与黄炎培所谈的那种“掌权—腐败—垮台”的历史周期率?苏联东欧只是失败的前车之鉴。但是,作为毛泽东事业的继承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脚踏实地进行着不懈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腐倡廉道路。党的十七大,再次给了我们这样的信心和希望。
一、反腐倡廉的中国特色
总结多年来我们党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这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方面:
(一)中国的反腐倡廉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在中国,没有任何政治力量能够代替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领导地位。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中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反腐倡廉工作必将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中国反腐倡廉实践活动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
反腐倡廉工作搞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是否促进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同时在促进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平稳健康地向纵深发展。
(四)中国的反腐倡廉实践以人民群众为动力。
坚持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使反腐倡廉工作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在实践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依靠国家各有关反腐倡廉机构和部门的协同作战,形成反腐倡廉工作取之不尽的动力源。
(五)中国的反腐倡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
贯彻这一战略方针的工作重点是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六) 中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开放性。
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框架内,加强同世界各国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合作。广泛学习和借鉴各国反腐败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我所用。
二、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体系建设
党的“十七大”就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战略、指导思想与体制机制进行了系统阐明与前瞻性布局,标志着我国反腐败斗争与廉政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凸显为六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旧严峻。党的“十七大”对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判断是客观的,重申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明确提出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的建设,而非阶段性工作,显现了反腐倡廉建设的艰巨性;第二、对反腐倡廉建设在党的各项建设中的地位加以明确界定,不仅表明了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关系,更重要的是确立了执政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主体;第三、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是现阶段我国反腐败与廉政建设发展进程的历史必然;第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构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对过去监督制度的整合与创新;第五、明确了现阶段反腐倡廉建设的政策选择,即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第六、反腐倡廉建设的目标是建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惩防体系”的核心是建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授受、权力配置、权力运行的体制机制。
(一)增强党内民主是夯实反腐倡廉建设政治基础的重要途径
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方针下,凸现了点面结合的政治体制改革思路:即以党代会常任制为党内民主制度改革突破口的同时,辅之以相关的党内民主的其他制度,构筑体系化的党内民主制度。第一、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制度基础。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即构建党政协调统一的执政模式和强化党的作风建设;二是加强先进性建设。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党内民主,而党内民主的核心是构建“三位一体”党内民主制度。即党代会年会制、全委会常设制、党代表任期制,三者统筹兼顾,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其基本逻辑是:通过党代会年会制,确保党代会的宏观决策权和对全委会、纪委的监督权,维护党代会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的地位;通过党的全体委员会常设制,对接党代会,履行党代会休会期间的宏观决策的执行权和部分具体决策权的行使,解决权力过度集中,屏蔽主要领导权力滥用的风险;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即党代表真正成为党代会的权力主体和民意代表,在任期内,依据《党章》和《党内监督条例》等党规党纪赋予的职权,行使党内民主决策权和对党代会、全委会和纪委的监督权。
(二)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构建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体系
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体系有四个重要支柱。一是以强化公共伦理价值为核心的道德建设,弘扬人民主权、诚信、责任等核心伦理价值。公共伦理由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构成。自律机制系通过公职人员的内在心理因素,施以教育和训练,将各种规范性的守则﹑价值观灌输给行政人员,使之内化为公职人员内心价值,以达到对行为的控制;他律机制则通过行政﹑立法﹑司法等政治性的手段以及传播媒体的监督等社会力量,以非自我控制的方式维持其负责任的行为。自律机制的优点在于已经内化于公职人员心中,可以长效。由于法律规范不一定严谨,执行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成本,因而,在面临一个突发事件时,他律机制便无法实时产生,而自律机制的存在恰恰可以弥补他律机制的不足。二是以完善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追究领导责任为核心的惩戒机制。过去,我们往往注重直接责任的追究,使得领导责任的追究流于形式,致使责任体系出现缺位。三是以推进预警机制为核心的电子化政府建设。电子化政府的作用体现为:一是管制职能的淡出与治理职能的强化;二是全能政府的消解与有限政府的强化;三是统治职能的弱化与服务职能的强化;四是政府组织结构的重构,由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发展,对政府管理权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解。四是以构建“党政合一”监督体系为核心的监督组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的核心内涵之一反映在对反腐败机构的职能定位上,党的纪委领衔整个反腐败工作,并重点实施案件查办;政府监察机关贴近政府,为政府各项工作服务,重点主抓预防腐败的制度建设。
(三)更加注重预防的核心是有效建构预警腐败机制
就现阶段而言,更加注重预防的核心是有效建构预警腐败机制。预警机制包含三方面功能:第一、预警功能,即通过确定一系列预警指标及判别标准实现对公共组织及其公务人员廉政风险的预警。而公共权力运行机制是预警指标设定的核心,是构建廉政监督预警机制的关键。通过制度规范和预警指标设定,合理界定公共权力边界,一旦公共权力超越其边界,预警机制启动预警功能;对不同主体的权力配置加以科学界定和划分,确保任何权力主体都只能在合法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力,以各种权力之间相互作用和制约所构成的制约机制,作为预警机制的制度基础;构建权力运行的程序机制,以权力运行程序的关键点作为启动预警机制的内生性动力。第二、实时监控功能。实时监控功能应当以制度为基础,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工具,以充分真实的信息为依据,才能真正做到实时监控。即通过三个维度实时监控权力的运行。一是从权力主体受监督的程度与其权力的影响力之间关系的维度进行实时监控;二是从腐败行为在哪些领域易发的频度作为实时监控的重点维度;三是从廉政监督法律制度完备与否的维度把握现行监督制度存在“弱监”、“虚监”的领域,由此加强实时监控的力度和覆盖面。第三、腐败风险预测功能。依据预警指标的参数以及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概率,确定未来腐败发生的特点、领域和防范措施的选择。腐败风险预测,是我们反腐败制度完善和政策调整的前提,是反腐败工作决策的依据。
(四)建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核心是构建合理的权力架构
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是构建合理权力架构的关键。第一、建立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的体制机制。从制约与协调的关系来看,权力制约是根本性的,即从权力授受、权力配置、权力运行和权力强度四方面确立制约关系;而协调是权力制约前提下的协调,主要体现为决策权之间的协调、执行权之间的协调和监督权之间的协调。决策是利益的划分,执行是利益的实现,监督是利益的矫正,一旦决策、执行、监督一体化,则构成了部门利益的一条龙。决策、执行与监督如果不分立,就不能遏制公共权力的膨胀,部门利益就容易侵犯社会公正和公民权利。过去我们往往过多强调决策、执行与监督三者之间的合作,虽然也认识到三者之间存在制约,但是对三种权力要分立认识比较模糊。只有当三种权力达到足够程度的分立时,制约与监督才能真正产生效果;只有三种权力实现更好的分工与制约时,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合作与配合。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机构改革思路。“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可以理解为“中三分”,即国务院各部之间,一些部行使决策权;一些部行使执行权;一些部行使监督权。也可理解为“小三分”,即大部制内的各机构合理分工。将职能相近的机构整合为一个大的部门,最终形成公共权力分散的治理结构。因此,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应该是:在坚持议行合一制度的前提下,吸收“三权分立”的合理理念,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第二、全面构建行政效能建设为核心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宗旨是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为工作重点,以政府的效能提升为工作手段。就监察机关而言,充分发挥行政效能监察的功能。行政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通过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两项职能的充分发挥,达到对国家行政体系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公共管理活动合法、有序、协调和高效的目的。历史证明,行政监察不能单打一,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必须两翼齐飞。因此,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是我国行政监察历史发展的客观选择,它既是行政监察工作内涵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行政监察工作制度创新的重要体现,标志着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三、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在十七大之后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开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局面呢?应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一)必须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大趋势。
现阶段的腐败,是同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紧密相连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健全,我国的廉政状况必将实现根本性好转。但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腐败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仍然处于易发、多发状态。要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二)必须在理论上坚持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原则。
主要是: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根本途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大力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三)必须在落实十七大确定的反腐倡廉各项任务上下工夫。
反腐倡廉建设的一切目标,归根结底都要通过全党同志和人民群众扎扎实实的工作来实现。当前,要努力做好十七大精神与具体实践结合的文章: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着力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人民的权力被滥用;坚持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