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系统
联系人信息
全部杂志分类

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病人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收录时间:2022-10-21 浏览量:910次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和月经不同,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通常和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甚至子宫内膜癌等疾病有关。近年来,宫腔镜技术随着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中,尤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广泛应用,为异常子宫出血的鉴别和诊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文比较了宫腔镜和病理学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诊断结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CMAOGB)妇科内分泌学组(DGE)制订的2014年版《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作为研究对象的入组依据[1],在血常规和白带检查的基础上采用宫腔镜技术诊断。58例患者中,年龄分布23~58岁,平均年龄(45.58±2.97)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2.18±0.26)年;其中绝经后阴道出血2例、月经期间不规则出血14例、经期延长14例、围绝经期出血13例、月经量过多15例。所有患者知晓研究内容,愿意配合完成研究。将内分泌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哺乳期女性排除在外。

1.2方法

完善术前准备,指导患者摆放膀胱截石位,丙泊酚静脉麻醉,充分暴露患者的宫颈,用扩充条扩张宫颈,置入宫腔镜,将生理盐水作为膨宫掖,维持压力80~100mmHg(1mmHg=0.133kPa),先检查子宫底,然后是双侧的子宫角,再检查输卵管的开口情况,最后检查子宫腔,检查顺序为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2]。观察患者的宫腔形态、子宫内膜的颜色与厚度、有无出血、有无占位性病变。检查结束后,缓慢的退出宫腔镜,仔细观察子宫颈管,与此同时进行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如果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以及子宫内膜息肉,则直接在宫腔镜下进行切除,送检病理组织;如果发现患者宫腔粘连,则在宫腔镜下进行分离。

1.3观察评定标准

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3],统计宫腔镜诊断的符合率。病理检查结果:子宫黏膜下肌瘤1例;子宫内膜息肉11例;子宫内膜增生17例;子宫内膜炎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0例;宫腔粘连1例;萎缩性子宫内膜7例;子宫内膜癌1例。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宫腔镜诊断结果:5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宫腔镜检查与病理取材,所取标本均送病检,没有出现置镜不顺利的现象,图像的清晰度理想。手术时间12~57min,平均时间(36.67±1.54)min。具体检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宫腔镜与病理诊断结果

病因

宫腔镜

病理

符合率

子宫黏膜下肌瘤

1

1

100.00%

子宫内膜息肉

12

11

91.66%

子宫内膜增生

18

17

94.44%

子宫内膜炎

7

6

85.71%

功能性子宫出血

10

10

100%

宫腔粘连

2

1

50%

萎缩性子宫内膜

7

7

100%

子宫内膜癌

1

1

100%

总计

58

54

93.10%

3讨论

不符合正常月經週期、月經量、經期長度、經期規律性其中的任何一項,即可認為是異常子宮出血,這也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症狀,如果沒有及時診斷,明確異常出血的原因,那麼很可能延誤一些嚴重婦科疾病的治療時機,導致出血不止,嚴重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正常生活,甚至還能造成感染、貧血以及休克等後果,對患者的生命產生威脅。

引起異常子宮出血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息肉等。刮宮術是常規診斷方法,優點是操作簡單,但無法在直視下操作,不能充分顯露患者的宮腔以及宮頸,盲目性的刮宮存在臨床應用的局限性,很容易遺漏微小的病灶,比如子宮角及其相鄰的病灶。既往資料顯示:刮宮術對子宮內病變的遺漏率高達35%。此外,B超也是一種常用的診斷方法,而且具有無痛、重複性強的優勢,更易被患者所接受,且被臨床證實有著良好的應用價值,然而,B超對於宮腔內病變,特點是已經侵犯了子宮內膜的病變,並不能清晰顯示,所以臨床推廣也存在局限性。

近年來,以宮腔鏡技術為代表的微創婦科診斷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其獨特的優勢也是其他影像學技術所無法替代的。宮腔鏡直視下,醫生擁有清晰、遼闊的視野,能夠很好的觀察患者的宮腔情況,包括病變的體積、數量、形態、部位、和子宮肌層的關係等;還能很好的辨識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宮頸管息肉、子宮內膜癌等不同的子宮形態,可以觀察子宮內膜生理與病理改變,對於提高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斷準確率意義重大。宮腔鏡能夠讓醫生清晰觀察到整體的宮腔情況,搔刮可疑的病變,定位活檢,避免了刮宮術因盲目性而造成的遺漏。宮腔鏡檢查及其介導下手術操作創傷小、恢復快,除此之外,宮腔鏡下還能夠局部放大圖像,更便於發現早期、處於微小形態的病變,彌補了B超漏診和誤診率高的缺陷。

在引起異常子宮出血的病灶中,子宮內膜息肉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如果採用刮宮術盲目的刮取子宮內膜,病灶的固有形態很容易被破壞,從而對病理診斷造成干擾,增加漏刮、漏診的風險。而宮腔鏡則很好的避免了這一問題,宮腔鏡可以直視下將子宮內膜息肉自其根蒂部完整切除,減少其復發率,而不影響其餘正常子宮內膜,不破壞子宮正常解剖結構,手術最大的優點是微創,手術時間短、出血少、保留臟器功能,患者滿意度高。因此,針對臨床表現考慮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應首選宮腔鏡診斷。

綜上所述:多種原因均能引起異常子宮出血,比如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生、子宮黏膜下肌瘤等,宮腔鏡是一種集診斷與治療於一體的影像學技術,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中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羅秀清,羅勝勇.宮腔鏡檢查異常子宮出血168例臨床分析[J].安徽醫學,2018,39(12):1487-1489.

[2]梁舒.異常子宮出血在宮腔鏡下診治的研究進展[J].山西醫藥雜誌,2018,47(11):1279-1280.

[3]魏雪敏,夏豔,張宏偉, 等.宮腔鏡整複術治療剖宮產切口憩室致異常子宮出血的療效評價[J].中國微創外科雜誌,2018,18(12):1073-1075.

服务时间:7X24小时专线 热线电话: 服务邮箱:zczl0008@163.com
版权所有©2009- 2023  版权: 工信部备案:
特别声明:本站主要从事学术期刊咨询服务,非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下架或删除。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