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急性期的剧烈腰腿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及不便,患者发病前多有劳累及外感风寒湿病史,目前中医治疗方法各异,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46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患者,疗效显著,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骨科门诊就诊患者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22~67岁,平均43.5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4个月。突出节段中13例为L4-L5,25例为L5-S1,8例为L4-L5、 L5-S1双节段突出。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1.3 分型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1.4 分期标准 按照临床经验分为三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腰痛,不耐劳;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1.5 治疗方法 采用小青龙汤为基本法加减治疗,麻黄10-15g,芍药10-15g,细辛3-6g,干姜10-15g,炙甘草10-15g,桂枝10-15g,五味子3-6g,法半夏10-15g,怀牛膝10-15g,土茯苓25-30g。寒湿甚者加威灵仙、附子、吴茱萸;兼瘀血者加桃仁、红花;痛甚者加川草乌、地龙。每日一剂,水煎煮后分早晚两次,趁汤药温热时服用,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嘱患者注意腰部保暖,睡卧硬板床,2周内避免下地活动,2周后可带腰围下地活动。
1.6 疗效评定方法 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46例患者治愈24例,好转18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1.3%。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突出椎间盘对于神经的机械、化学刺激及自身免疫引起的神经根缺血、水肿及无菌性炎症,是腰腿痛发生的直接原因。小青龙汤中麻黄、桂枝、细辛、土茯苓等药物经现代研究证实具有发汗利尿、解热镇痛、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2-5],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减轻神经根水肿,清除周围炎性因子,缓解腰部肌肉痉挛的作用。芍药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可以促进神经元细胞的生长与存活,对神经有保护作用[6]。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认为:“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冷与真气相争,故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传统医学中属于“腰痛”、“痹症”范畴;其根本在于肾虚,外感风寒湿邪为其发病诱因,外邪乘虚内入,侵袭腠理筋肉,故发为腰腿痛。本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其中麻黄辛温发汗,散寒祛邪;桂枝解肌开腠理,共奏祛邪之功。干姜、细辛为臣,助麻、桂解表祛邪,细辛兼有通窍止痛之效。土茯苓解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怀牛膝散瘀血,强腰膝,引药下行;五味子收敛辛温发散之过;芍药缓急止痛;半夏燥湿通络;以上共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甘缓止痛,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诸药合用散寒祛湿,解肌通络,宣痹止痛,使风寒湿邪得以祛除,腰腿拘挛疼痛得以改善。综上,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时,以寒湿之邪盘踞于腰部,引起腰部肌肉痉挛,神经根缺血水肿,从而引起剧烈的腰腿疼痛症状。小青龙汤为内科治疗冬日哮喘、支气管炎等常用方剂,笔者以其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引之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之中,可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当细致分析其病机,根据其辩证的异同选方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2]杨昕宇,肖长芳,张凯熠,等.麻黄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2):2874-2876
[3] 姚凤云,彭淑红,左铮云,等.桂枝甘草汤对低温环境大鼠心肌PGC1α、CS、α-KGDHC含量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263-264.
[4] Bingbing Wang,Wen Qi,Lili Wang,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chemical composition,antinociceptive effect and acute toxicity of the essential oils of three Asarum drugs [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4,23(7):480-489.
[5] 韦贤,王金妮,潘勇,等.土茯苓叶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7(2):177-178.
[6] Chen DM,Xiao L,Cai X,et al.Involvment of multitargets in paeoniflorin-induced preconditioning [J].JPhamacol Exp Ther,2006,319(1):16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