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系统
联系人信息
全部杂志分类

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 收录时间:2022-08-12 浏览量:697次

引言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国有9000万左右的糖尿病患者,近1.5亿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而目前中医药在预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本文对于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的探究具备特别重要的意义。

1 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DM及其并发症历史悠久,传统中医将其病因病机归为:禀赋不足、饮食劳倦、六淫七情所伤,导致五脏虚弱,津亏液耗,引发诸邪。现代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有了新的研究进展。林兰等认为,早期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主要病位在肾,与肝、肺、脾均有关系。仝小林等认为,DN阴损及阳、终至气血阴阳俱虚,兼夹痰浊瘀血,以本虚为主。瘀血贯穿DM始终,是DM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霍晓明等[7]认为,DM初期以标实为主(食、郁、痰、湿、热、瘀),继而郁久化热,燥热既久,燥热伤阴,气虚鼓动无力、阴虚血脉运行涩滞、痰浊阻滞、血脉不利,多虚实夹杂。

2 中医治疗

2.1 辨证治疗

檀金川教授重视化瘀法治疗DN,根据患者情况选用不同的活血化瘀药物,如气虚而致瘀者,以益气化瘀为主,选用当归、川芎、黄芪等益气活血药;阳虚致瘀、水湿内停者,选用泽兰、益母草等药活血利水;阴虚血瘀者,选用牛膝、牡丹皮、赤芍等养阴清热活血药;DM凡有瘀血征象、甚或无明显瘀血表现时均可酌情选用丹参、水蛭、莪术三味活血药,疗效突出。熊伟伟等认为,DN蛋白尿形成的病因可归为“虚、湿、热、瘀”4个方面,并据其临床特征分为6个证型辨证施治:其一,脾气亏虚证:临床常见尿泡沫增多,倦怠乏力,脘闷纳呆,便溏,舌淡胖嫩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治予益气健脾,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其二,肾元亏虚证:临床常见尿泡沫增多,腰膝酸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予培补肾元,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其三,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证:临床常见尿中有泡沫,精神倦怠,肢软乏力,面色不华,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予补脾益肾、益气养血,方选益气固本汤加减;其四,肾气亏虚、湿热内蕴证:临床常见尿中有泡沫,小便频数,淋漓涩痛,舌暗红、苔薄黄腻,脉细或数,治予补肾清热利尿,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味;其五,瘀血阻滞证:临床常见尿中有泡沫,面色晦暗,皮肤瘀斑,腰痛如针刺,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治予活血化瘀,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

2.2 自拟方及复方

近年来各医家累积了不少临床经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药及治疗方法,增加了中医药治疗早期DN的新思路。如许斌等运用固肾化淤汤(丹参、熟地黄、吴茱萸、当归等)治疗早期DN,将60例早期DN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固肾化瘀汤,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经过8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优于对照组(66%)。王凤丽等将7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运用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黄芪、积雪草、丹参、茯苓、生地黄、地龙、水蛭、鳖甲、大黄、砂仁等药物),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P<0.05),该研究结果显示,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消癥方可以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蛋白尿的发生,疗效优于厄贝沙坦。邓远平等认为在临床上及时对早期DN进行有效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制定了补肾活血化浊方(黄芪60g,水蛭6g,狗脊20g,金樱子20g,白术20g,杜仲15g,续断15g,丹参30g,薏苡仁15g,芡实30g,山药15g),治疗30例早期DN患者,结果提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7%)优于对照组(56.7%)(P<0.05),该研究证实补肾活血化浊方能改善肾功能,切中DN的病机病因。

2.3 中成药

高智岐运用溶栓克糖胶囊(人参、山药、水蛭、地龙、黄精、地鳖虫、丹参、当归、黄芪、鹿茸、龟、杜仲)治疗48例早期DN患者,经过两个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明显改善,并且改善了肾功能,降低了白蛋白ALB及MALB,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1.25%,这证实溶栓克糖胶囊可以有效地控制蛋白尿,并且改善肾小球微循环,对早期治疗DN有重大的意义。李晨等选取105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及对照组(52例),两组均使用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糖尿病基础的治疗上加用芪明颗粒(黄芪、、蒲黄、决明子、茺蔚子、水蛭、葛根、地黄、枸杞子等)治疗,服药3个月后发现,治疗组患者HbA1c、TC、LDL-C、ACR、CysC、FBG、β2-MG、UAER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该研究证实芪明颗粒能显著改善肾功能及减少肾损伤,降低血糖血脂,并且能安全及有效地延缓DN的进程发展。

2.4 其他疗法

病变早期采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锻炼功法,利于患者筋骨强健,经络疏通,从而改善循环,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医药治疗EDN取得较好疗效,不但能控制病情发展,且能改善进展期症状,可以通过辨证分析,而且具有症状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少、防控并发症疗效确切的特点,中医药干预EDN的独特优势,充分显示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与西药配合应用,能优势互补,因此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胡钢.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5,05:77-78.

服务时间:7X24小时专线 热线电话: 服务邮箱:zczl0008@163.com
版权所有©2009- 2023  版权: 工信部备案:
特别声明:本站主要从事学术期刊咨询服务,非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下架或删除。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