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医疗改革得以全面推进,医院逐步实现独立核算,盈亏自负,各项财务活动也越发自由[1]。同时,我国职工医保及农村医保制度日益建立,这使得医院财务管理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使得当期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诸多新问题,影响到医院的经营及发展。为此,必须对深入剖析面临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强化医院财务管理能力,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1.现阶段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1财务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虽然近年来我国各级医院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但从整体上看,财务管理机制还不够规范、完善,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预算控制不严。有些医院在预算和执行上未能统一,预算管理形式化,以致于有限财力无法发挥最大化效益,这在较大程度上加大了经费的供需矛盾。二是经费管理不到位。现阶段,医院的财务管理还未全面适应医院经管改革形势,医院的经管科、财务科仍各自设立账户,开展会计核算,在组织结构上重叠,财务核算未能统一,以致于核算项目不完整,这直接制约了医院的财经工作的统一管理。三是管理制度未有效落实。有些医院在经费管理上存在责任不清、未严格按章按流程办事的情况。同时,又因为管理方式及方法的不当,使得经费物资难以得到有效管理,出现流失、浪费的问题。四是监管不严。医院管理者的法规意识不强,仍存在一定的以言代法、以情代法等方面的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往往因领导压力,而无法有效落实财务监管制度。
1.2有偿医疗服务管理不力
一方面,管理制度未落实。对于医院的医疗有偿服务收入,要求开展收支两线管理,收入必须交至财务管理部门,支出则必须纳入年度预算中。但实际管理中,仍存在自收自支,超预算支出;先花后算,以致入不敷出等现象,这些都导致财务无序管理[2]。
另一方面,会计核算不规范。医院的有偿医疗服务财务核算,不同业务间有统一、规范的核算方法,在科目设置、账目记录、成本摊销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但未按规定设科目、成本摊销不全等现象仍存在。有调查指出,有一些医院科级财务核算和院级财务核算未能理清,在成本摊销上失实,甚至有的费用该入成本而未入,不需入的则入了,以致于无法真实、有效反应医院的收支状况。
1.3医疗成本核算落实不严
一是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根据医院既有编制和相关规定,需要实施院、科两级财务核算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两级核算未能有效衔接,是相脱离的,院级核算则由医院财务部门管理,而科级则为独立核算,使得财务数据与财务管理部门的经费账数据很难一致,两级间不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在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尚未全面进行经济及成本核算下,科级核算仅仅是成本的科室单一核算,这使得整个医院的成本核算失实。二是核算内容不完整。院级财务核算依照《医院会计核算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但是医院科级核算的开支项目、核算要素不完善,以致于成本数据有效性丧失[3]。此外,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可真正反映医院成本核算的项目,在理论和实际核算上存在矛盾,以致于出现财务数据失实的情况。三是核算方法不科学。对于免费项计算方法不科学,以致于核算结果失真。除了军免项目之外,其余各类项目在不同医院基本上存在,基于医技科室的实际业务量和收入及提成的挂钩的现状,有些医院采取虚记形式,使得真正利润无法反映出来。
2.强化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2.1建立健全财务统管机制
首先,应落实统一管理,强化医院理财能力。落实好医院预算经费的统一化管理,提升医院宏观调控力有助于缓解经费的供求矛盾。所以,医院管理层必须始终落实好财务的集中归口管理。同时,要及时将分散财力统一,并要集中财权;在医院理财项目及方法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将管理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强化管理能力。基于此,必须积极改进和完善既有的财务管理机制,自根源上解决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本位、分散问题,同时要积极建立“权在医院、事在科室、钱在财务”及“一机构管财、一套账薄核算、一账户管资金”的财管模式,有效落实财务的统一化、集中化、规范化管理,以满足新时期我医疗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4]。
其次,应强化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在经费供需矛盾越发凸显的情况下,医院要抓稳“龙头”,始终按照既定标准定“盘子”,同时要将长远发展和现实挑战的应对充分结合一块,立足于既有财力,科学有效的处理需要和重点、普通的关系[5]。此外,还应不断增强预算意识,建立相关制度,改进和完善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监管及评估等机制,明确责任,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处理好预算的各个环节,保证收支的平衡。
再次,应规范财务管理秩序,加强经费管理。现阶段,医院的行政管理消耗性支出仍然较高,事业性预算经费在管理上相对松弛,有些医院的基建摊子过广,这直接影响到医院预算经费的保障效用。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压缩行政行开支,严控会议、接待等经费,强化配额管理,并要适当扩大该项管理的范围;同时,还应加强水电、取暖等易超预算的管理,进一步改进经费包干方法;此外,还必须强化医院基建预算管理,严控基建项目投资,使基建财务监管职能得以充分发挥,消除管理方面的漏洞。避免基建预算费用的流失,保障医院实际利益。
最后,应加强监督职能,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医院要严格依照预算经费审批相关规定,集中预算经费决策权,严格落实“一支笔”审批制。同时,要建立约束机制,强化审批权限监控,进一步完善预算标准体系,健全监管措施,严格落实标准制度,以保证医院的财务工作有章可循、依法理财、严格执法、违法必究。另外,对于各项预算经费,尤其是数额较大的经费支出,必须执行跟踪问效机制,强化财务监管。
2.2严格落实有偿医疗服务财务制度
一是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制度的建设中,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有偿服务业务,管理好相关收入。对于有偿医疗服务的收入,须凭《有偿服务许可证》,向医院财务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严格持证收费,不得将有偿医疗服务项延伸或企业化。严格按照财务、业务等部门制定的制度和标准落实。另一方面,必须遵章守纪,依法收支。在开展有偿医疗服务时,必须严格按照党和国家政策、法律及卫生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按规定的项目、标准收费。对于有偿医疗服务的收人必须及时全面上交,不得截留。不得乱列成本、随意投建项目、铺张浪费等。此外,在安排有偿医疗服务收支时,须遵循“先收后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对于纳入计划收入,须经努力才可实现的,不得基于主观认识来编制,对于列出的支出须为账面结存的实际结果。当年的业务收入,通常不得作为开支费用。
二是要严格开展归口管理。主要做好这三点:(1)财务立法方面,医院业务部门必须拟定有偿医疗服务的费用标准、财务制度,且要经财务管理部门审查通过后,再上报及联署下发。(2)经费收支方面,所有的有偿医疗服务经费收支,必须由财务管理部门统一归口办理。业务部门的有偿医疗服务收入,须经财务管理部门核算。所有的经费活动必须统一、规范管理。(3)分配使用方面,业务部门对于有偿医疗服务的收入制定的分配计划,须通过财务管理部门的审查。
2.3严格开展医疗成本核算工作
一方面,积极优化成本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应把成本核算作为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医院应尽快建立经管中心,并由院长、副院长领导,确保财务和经济两方面的核算统一,并逐步实施总会计师机制,医院的经管方面实施总会计师责任制。总会计师的职责就是协助常务院长制定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监督、指导日常经营活动,要对全院经管及财务负责,以确保医院的经管和成本核算更为规范、科学、完善。另一方面,应用科学核算方法,院、科两级财务数据须共享。科级财务核算要充分应用靠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创建的平台,完善内容和功能,开发更为全面、细致的核算系统,以有效满足科级核算技术需要,使其和新会计制度相适应。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医改深入推进及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对现阶段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有足够认识,并要找出针对性措施。应健全医院财务统管机制,强化医院财务管理能力,同时还应严格落实好有偿医疗服务的财务制度,并要加强成本核算工作,确保医院财务管理顺利开展,顺应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邓丽.国有企业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18:192-193.
[2]王睿.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08:215.
[3]赖玉莲.医院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9:20-21.
[4]赵志军.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8:165-166.
[5]曹冬梅. 探究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J].时代金融,2014,1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