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成分
1.1三萜类化合物
日本学者Atsushi Numata等 研究表明[2],五灵脂中含有托马酸一3一氧一顺一对香豆酸脂(3-O—cis—coumaroyltormenticacid)、坡膜醇酸(pomolic acid)、托马酸一3一氧一反一对香豆酸酯(3-O—trans—coumaroyltormentic acid)、马斯里酸一3一氧一反一对香豆酸酯(3-O—trans-coumaroylmaslinic acid)、三对节酸(serrata—genic acid),五灵脂三菇酸I、II、III。[3]
1.2含氮化合物
杨氏[3]等用化学方法及光谱分析,从五脂中分离得到了如下含氮物质:尿嘧啶、尿素、黄质、尿囊素、6一氧嘌呤、L一酪氨酸,尿酸。
1.3有机酸类化合
杨东明等 研究表明,五灵脂中含有五灵脂酸、苯甲酸、3一蒈烯一9,10-二羧苯甲酸。
1.4挥发性成分
朱翔宇等从五灵脂石油醚部位分离出21个成分,主要为正四十一烷醇(21.72 )、香紫苏醇(14.08% )、棕榈酸(9.11% )等,其中醇类化合物占总量的4O% 以上。程明等从陕西山阳野生五灵脂中鉴定65个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全反式角鲨烯(12.14%)、棕榈酸(8.27%)、单(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8.25% ) 等。
1.5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也是五灵脂的成分之一,但研究相对较少。焦玉等从五灵脂中首次分离得到扁柏双黄酮和穗花杉双黄酮。
1.6 脂肪酸
从五灵脂中鉴定出十四碳二酸(8.843 )、亚油酸(7.770 )、棕榈酸(5.538 )等15种脂肪酸类化合物。
1.7 酚酸及简单单萜、二萜酸
1987 年杨东明等还报道五灵脂中含有邻苯二酚、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 3-蒈烯-9 , 10-二羧酸, 五灵脂二萜酸(wuling zhic acid)。
1.8木质素类
2.药理作用
2.1活血化瘀作用
活血化瘀即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淤血之意。王岚对野生和家养复齿鼯鼠所产五灵脂的活血化瘀及抗炎作用进行比较,通过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和大鼠血瘀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在给药后家养五灵脂作用时间持久,可以明显降低足跖肿胀度。野生五灵脂可以使全血黏度降低,而家养五灵脂没有明显影响到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活血化瘀作用不强,但抗炎作用较野生五灵脂明显。其中五灵脂的品质和化学成分均与复齿鼯鼠觅食物种和化学成分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
2.2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①对血小板的作用:乐兆升等在对53种中草药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研究中发现,五灵脂的水煎剂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王世久等用五灵脂水提物体外能明显抑制由ADP、胶元等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其抑制作用与剂量相关。大鼠腹腔注射也可明显抑制由ADP、胶元诱导的血小板聚集。②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俞之杰等在对21种活血化瘀药和补气药的研究中发现,五灵脂具有促纤溶作用,能对抗尿激酶引起的纤维蛋白溶解。③对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人参五灵脂以1:1配伍给药,对急性血瘀和气虚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2.4细胞毒作用
日本学者Atsushi Numata等在对五灵脂三萜类成分的研究中发现,从中分离到的十种三萜类化合物中,托马酸、坡膜醇酸、托马酸-3-氧顺-对-香豆酸酯、托马酸-3-氧-反-对-香豆酸酯、马斯里酸-3-氧-反-对-香豆酸酯、2-羟基乌苏酸、加可酸七种三萜化合物具细胞毒性作用,其中坡膜醇酸、托马酸-3-氧-反-对-香豆酸酯、2-羟基乌苏酸、加可酸四种对细胞培养的P-388型粒细胞白血病的毒性作用效果明显。
2.5抗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作用
唐绪刚研究五灵脂水提物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影响,讨论五灵脂抗AS炎症作用的机制。采用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给予五灵脂水提取物灌胃干预。用药6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主动脉ICAM-1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主动脉ICAM-1mRNA表达,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内膜病变情况。与模型组比较,五灵脂水提取物能抑制大鼠主动脉ICAM-1及ICAM-1mRNA表达,高剂量作用较低剂量作用明显。电镜显示FT组大鼠动脉病较模型组轻。
2.6抗炎作用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防御反应。在炎症过程中炎症介质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包括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索(PG)类物质。王世久等发现,五灵脂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灌胃给药能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出。腹腔注射对小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腹腔注射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壳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炎症组织前列腺素E(PGE)含量,但对血清皮质酮水平无显著影响,推测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无关,表明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PGE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3.蒙医临床应用
我们筛查蒙医临床上常用的434种方剂后发现蒙药材五灵脂为主药的方剂有五灵脂五味丸,五灵脂九味丸,五灵脂浸膏等3种,其余在57种方剂中入药。因此,可想而知蒙药材五灵脂在蒙医临床上的应用极为广泛。
结语: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中药五灵脂的相关研究以及临床应用较广泛,尤其是在活血化瘀方面应用较多。但作为传统蒙药材五灵脂的研究基础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内蒙古蒙药材标准[S].赤峰:内蒙古科技出版社,1986.373
[2]顾臣贤,朱华荣.五灵脂药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5):55
[3]邓中堂.中药五灵脂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9):1510
乌力吉.蒙医方剂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4:192